心靈小貼士之七——心身健康握在自己手中
|
|
* 新聞主題: 心靈小貼士之七——心身健康握在自己手中
|
雙擊滾屏 |
發布人: 學生處
|
分類:學生之窗 |
發布時間:
2006/12/12 9:06:37
|
心靈小貼士之七——心身健康握在自己手中
幾千年來,人們一直在思考、探索心理與生理、身體健康與心理 健康的關系,F代科學已經認識到心身之間的關系,它既不可分離, 又相互影響。 從日常生活和工作這個角度講,心理健康與生理健康可謂一枚硬 幣的兩面,而心理健康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比生理健康更重要。試想, 一個原先身體很健壯的年輕人,如果老是懷疑自己得了什么重病,就 會整日心情憂郁,陷于焦慮、抑郁的情緒中不能自拔。天長日久,身 體健康就會受到損害,甚至完全喪失勞動能力,他周圍的親友也會被 弄得痛苦不堪。而這種情況一旦出現,有時會比一個真正患病的人還 要折磨人。 研究表明,心理健康每時每刻都會影響人的生理健康。例如,一 個人如果長期處于高度緊張或抑郁狀態下,由于其體內激素分泌、肌 肉緊張度等的變化,會導致免疫系統受到某種程度的抑制,難以處于 最佳工作狀態,這時人的抵抗力就會下降,疾病也就乘虛而入。 雖然人不可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身體與心理,但可以采取一些行之 有效的步驟與措施,調整、維護心身關系,保持它們之間微妙而重要 的平衡,從而最大限度地維持心身健康。這些措施雖然在很多人看來 屬于“老生常談”,但確實都相當重要。下面是世界精神衛生聯合會 及美國心身醫學會聯合推薦的重要措施。 每天鍛煉30分鐘 如果你感到不安、緊張或壓抑,為失戀或其他挫折而苦惱,體育 運動是行之有效的緩解情緒的方法之一?茖W研究證明,體育鍛煉可 以促進人體分泌一種叫內啡肽的物質,這種物質可以提高精力和情緒, 讓人舒緩緊張的神經,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。規律的體育 鍛煉有助于身體與心理進行有效的溝通。有專家建議,每天進行體育 鍛煉30分鐘左右(可以分為2~3次進行),這樣對心身健康大有裨益。 減少“睡眠赤字” 對很多忙碌的現代人而言,雖然他們有能力和條件為自己創造更 為舒適的睡眠環境,但實際情況卻是越來越多的人無法安然入睡,或 該睡的時候不能睡。許多成年人不把睡眠當回事,自覺或不自覺地犧 牲睡眠時間。一個世紀以來,人們每天的睡眠時間已經減少了20%。 研究發現,對于成年人而言,每天的睡眠時間應為7~8小時。國內的 一項小樣本調查發現,許多城市人群從周一到周五的平均睡眠時間不 足7小時,尤其是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人更是如此。被調查者中有三分 之一的人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。許多人稱,他們之所以睡眠不夠,是 希望通過減少睡眠提高自己的工作成績。這種破壞自己生物鐘的做法, 令專家們深感惋惜和不安。 睡眠不足的后果相當嚴重。研究顯示,睡眠不足可以導致免疫力 下降,而長期維持每晝夜不足6.5小時睡眠,則會形成“睡眠赤字” 和“健康透支”,縮短生命。與此同時,許多人透支睡眠的同時,還 伴隨其他不良生活方式,如酗酒、抽煙、泡電視或網上遨游,少部分 人甚至通宵達旦。其結果是時常感覺疲勞乏力、頭痛、注意力難以集 中……專家呼吁,早點入睡,不要從自己的健康銀行里提前支取美好 年華。 有時只需笑一笑 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還包括抓住任何時機,該笑的時候一定要笑。 當然,可以是開懷大笑,也可以輕輕一笑。笑其實是一個人心身是否 健康的指針,當你笑的時候,身體會發生系列的積極改變,如心跳加 速,大腦及身體的血液供應增強,肌肉放松。另外,隨著笑聲,大腦 內啡肽的分泌水平也會增加,從而進一步改善情緒。如果可能,要盡 量創造一些讓自己笑的機會。 調整飲食 眾所周知,平衡的飲食,充足及良好的睡眠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重 要因素,但多數人并不知道這些因素對心理健康也同樣重要。最近, 英國的心理衛生協會讓一組人有意調整自己的飲食,避免攝入容易導 致緊張的食物(如糖、咖啡等),同時有意增加水果、蔬菜的攝入量。 調查結果發現,88%的人認為這種新的飲食有助于改善自己的心身健 康。 遠離煙酒 許多人在煩惱時喜歡借助煙草或酒來緩解自己的情緒。吞云吐霧 對身體的害處眾所周知,而飲酒的害處則很多人認識不夠。在公眾中 甚至在專業人員中至今還有人相信“適量飲酒有益健康”的說法。殊 不知,這種說法迄今尚無切實的證據。而且,“適量飲酒”對個體來 說相當困難,倒是有許多人從所謂的“適量”很快過渡到“過量”, 或者自己雖然認為是“適量”,其實已屬“過量”,且危害已出現。 完整的健康包括生理與心理的健康,只要你用心去經營,健康就 掌握在你的手中。
供稿:楊明榮(德育工作處)
2006-12-9 |
|
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软件
|